微信公众号

西城区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与中同律所共同举办第12期“刑辩实战”培训活动

来源:业务机构        2024-04-01

为加强西城区律师的交流沟通和促进刑辩律师业务水平的提升,2024年3月29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会(以下简称“西城区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与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同律所”)联合举办了第12期中同“刑辩实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秉承专业、实用的原则,围绕“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这一主题开展。

西城区律协副会长陈雄飞、西城区律协副会长欧阳继华、西城区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副主任张学、赵玉来、秘书长杨琪琛以及西城区和其他区的律师们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活动直播实时在线参会人员1300余人。

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陈雄飞律师首先致辞,他代表西城区律协对到场参会的各位嘉宾和线上参加活动的律师同仁和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谢。他说,本次“刑辩实战”活动由西城区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和中同律所共同主办,和诸位同仁一起来研究探讨如何审查刑事证据的问题。尽管在我们诉讼当中强调事实、证据、法律,三者处于三角形,但在某种意义来讲证据才是原点。法律事实实际上是证据呈现出来的,法律适用也是对证据采信基础上的适用,不同的证据采信面临的就是不同的法律适用。刑辩工作的成败与证据审查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不同的证据放在一起,如何组合,如何能够证明事实实际上本身也是证据审查的内容。律师在审查证据的时候,除了关注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之外,还要高度关注其证明力。


西城区律协副会长、中同律所执行主任欧阳继华律师也为本次活动致辞,对现场的各位专家、嘉宾和线上参加活动的律师同仁和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谢。欧阳继华律师谈到,“刑辩实战”活动发出通知后不到两个小时,线下的报名的名额就满了,这说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了追捧。这个活动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开放。这个活动一开始是中同刑辩团队的内部培训,后来办成了开放性的活动。活动同时开启了线上线下模式,办成了一个面对全市甚至全国的分享交流活动。第二个特点是包容。活动能包容不同的观点,不同层级的嘉宾和不同特点的参与者。发言的嘉宾不仅仅有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有刑辩新秀,还有刑辩新人。第三个特点是实用。每期活动都是围绕律师从事刑事辩护业务中的一些实用的问题开展,各位发言的嘉宾也是围绕很实用的话题开展分享。

此次培训还邀请前检察官、法医和资深刑辩律师共同参与了研讨交流。活动还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中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吴洪淇担任点评嘉宾。


在主题发言环节,来自西城区和其他区的16名律师围绕“刑辩律师如何审查证据”这一主题开展了分享,既有精彩的案例,又有实用的技巧,精彩纷呈,不但让律师们开拓了办理刑事案件的思路,还搭建了不同区域的律师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西城区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

2024年3月29日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