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业务融合创实效”之三 ——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八之”文化引领律所高质量发展

来源:律协党建        2025-04-17

【前言】: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中的要求。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面对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专门的党务工作者等普遍问题,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以中同律所“讲正气、讲团结、讲品质”等固有传统为基础,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全所同志,打造了“强党建之力、弘法治之理、铸正义之本、聚温暖之情、怀工匠之心、秉传承之道、行公益之举、发议政之声”文化特质,构建了新党建阵地,强化了新发展理念,形成了新发展格局,促进了中同律所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2年,中同党支部于2004年成立,现有正式党员28名。支部委员会由五人组成,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委员三名。支部曾荣获西城区、北京市、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支部多名党员曾荣获全国、北京市、西城区“律师行业优秀党员”称号。2023年3月,市律师行业党委认定中同支部为北京市律师行业首批党建示范基地。中同党支部牢固树立“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价值观,在行业党委领导下,狠抓党支部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狠抓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狠抓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规定动作扎实落实不走样,自选动作创新求效有特色,结合律所“三讲”即:讲正气、讲团结、讲品质,将党建工作与律所文化特色建设相融合,打造律所具有明显党建标识的文化特色标签,实现党建工作与律所建设无缝连接。按照中小所“三化”要求即: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注重强化行业党委提出的“政治建所、党建兴所、规范治所、专业立所、人才强所、公益铸所、文化育所”和“党建队建所建三建合一,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两大新发展理念。


二、主要做法


中同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铸魂、党建引领、党建聚力、党建育人功能,严格落实区律师行业党委“党建工作七步法”开展党建工作,创建了中同特色的“八之文化”党建品牌,形成了具有八个方面内涵的中同文化特质,引领中同律所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强党建之力,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

中同支部始终坚持党对律所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态化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支部通过与律所主要合伙人、主要管理层“会议联开”,畅通支部指导律所工作的途径,确保律所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严格落实“双向培养”和“双向进入”,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律所骨干,把优秀的律师发展成党员,让优秀的党员律师成为合伙人,对案源的把关、人事的任命、评比表彰党支部有一票否决权。党建工作有计划、党建经费有保障、党建活动有场地、党建宣传有平台,律所合伙人中党员比例达41%,管理团队中党员比例达到80%以上,主要业务团队负责人100%由党员担任,让全所同仁随时随刻感受到律所是党领导下的律所,大大提高了党支部的非权力性影响。

(二)弘法治之理,坚持为法治中国建设作贡献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凸显了法治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的紧密关系。中同支部坚持“第一议题”和“会前学法”制度雷打不动,教育引导全体律师不忘法治初心,勇担为民使命,时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处理的每一个业务中、在每一次为客户服务中体现法治精神,打造“弘法治之理”的中同文化氛围。例如,在中同律师办理的一起受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的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事案件中,通过深入研究法律,细致调查取证,与当地政府、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反复沟通,阐明涉案产品并非用于销售,而只是用于进行3C认证,如定为刑事案件将可能因存在重大瑕疵而成为错案。最终,当地政府、公安、检察机关采纳了中同律师的观点,撤销了案件,及时避免了错案的发生。案件当事人事后为中同律师点赞道,这个案件真正体现了中国是法治社会,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了我国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铸正气之本,坚持涵养持中守正之气

中同律所的名字以“中”“同”两个字为主体。而“中”字意指“持中守正”。中同支部以“中”字的内涵为切入点,以“讲正气”为核心内容,打造律所“铸正气之本”的文化特质。党支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坚定信仰、坚持原则、坚守初心,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学习贯彻“五点希望”,争做“五个表率”,带头严格遵守律师执业道德、行为准则,拒绝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拒绝请客送礼、托人拉关系。支部每季度组织全所律师召开警示大会,通报行业投诉情况、12345接诉即办反馈情况,讨论当季出现的反面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支部在合伙人会议、管理层会议、全体律师大会、迎新会、律师“授袍仪式”等会议中,积极正面宣传党的精神谱系,弘扬正气文化,鼓励全所律师依法诚信规范执业、争做守护行业清风正气的表率,保持了中同律所零投诉、无违纪。


(四)聚温暖之情,坚持以温暖凝聚人心

中同党支部注重创新工作载体,灵活方式方法,定期组织“登泰山”“生日会”、新律师“授袍仪式”、新同事“欢迎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确保每名律师全年参加集体活动不少于六次,增加律师的归属感,打造“聚温暖之情”的文化特质。建立“慰问金”制度,当同事遇婚、丧、嫁、娶等个人重大事件时,由支部进行看望慰问,截止目前“慰问金”已支出十余万元,同志们风趣地说“在中同享受到了在体制内工作的待遇”。支部通过“以老带新”“以多带少”建立完善律所公共案源的均衡分配机制,杜绝了案源多的干不完,案源少的没事干,实现了资源在所内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真诚人和、富有温情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精英律师加盟,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党、热爱西城、热爱中同。近年来,中同律所实现了人才“只进不出”,律所发展实现了由“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变。

(五)怀工匠之心,坚持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同党支部围绕培养律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打造“怀工匠之心”的中同文化特质。通过内训、外请,开展人才强基工程,提高全所律师实践能力;创立“刑辩实战论坛”,吸引了所内外刑辩大咖来所交流,实施“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团队合作”,鼓励律师将办理的精典案例、工作体会定期进行交流分享,并择机向上级推送,参与优秀案例评选,律所的整体办案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律所收入实现每年以不低于10%的比例增长,律师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全所律师由此切身感受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支部的“非权力性影响”。

(六)秉传承之道,坚持培养堪当大用的优秀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同支部大力弘扬律所“传帮带”传统,鼓励律师之间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为青年律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实现律所优秀品质的代代传承,打造“秉传承之道”的中同文化特质。中同所先后两人担任区律师协会会长、副会长,三人担任市区政协委员,一人获评全国优秀律师,一人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注重发挥老会长老委员的传帮带作用,注重开展“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活动,激发争先创优意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茬接着一茬干,中同呈现出人才梯次搭配,业务团队与行政人员交融,党支部注重培养优秀聪慧的行政人员参与业务团队工作,增加业务知识积累和储备,已有两人完成了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化。


(七)行公益之举,坚持厚值为民服务情怀

中同支部提倡把公益触角深扎于群众之中,厚植于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之中。在党支部带领下,中同律所于2007年成为第一支主动深入社区,为普通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律所。支部整合多方面公益资源,打造“细胖说法”党建公益品牌,设线下调解室和线上咨询平台两大服务板块,定期进行普法宣传、政策解读、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公益法律服务。“细胖说法”下设七个调解室,公益服务范围覆盖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德胜街道、展览路街道、顺义区石园街道等数十个社区,每年举办各种法治讲座几十场,解答群众咨询上千件,调解纠纷数十件。“细胖说法”团队参加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累计已值班260余小时,解答咨询3000人次,满意率达到100%。首都精神文明委授予“细胖说法”“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中同‘细胖说法’调解室高效服务解民忧”案例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律所公益品牌典型案例。支部将“细胖说法”党建公益品牌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首都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红墙先锋工程”“红律助公益法律服务团”等主题活动融合,实现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公益服务锤炼品格的目标。


(八)发议政之声,坚持立足行业实际建言献策

中同党支部鼓励、支持律师们一方面勤思考,从一点一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趋势,发现问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另一方面勤动笔、善总结,及时将工作素材提炼为一条条鲜活的建议,供党和政府参考。在支部带领下,中同律所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已产生了一名市级政协委员、两名区级政协委员,每年提出各种议案十余份,进一步畅通了参政议政的渠道。支部针对律所民主党派人士较多的特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谈心谈话、正向引导、生活上关心、业务上扶持等多种方式团结民主党派人士,鼓励、支持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三、经验启示


一是找准定位抓党建。两新党组织要适应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要准确定位,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以务实的态度开展工作,提高支部在本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发挥把关作用、带头作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高支部的“非权力性影响”,才能更好地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实现凝心聚力,形成党建工作与所在单位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是脚踏实地促党建。党建工作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两新组织中的基层党支部,要有勇于担当的勇气,要有善于作为的智慧,要脚踏实地地把党建工作抓出实效,让广大群众看到、听到、体会到、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与党建工作产生的实际效果,从而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指导和推动所在单位业务发展的实际举措,以党建工作提高生产力,以党建工作加强竞争力,以党建工作形成凝聚力。

三是顺势而为强党建。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两新党组织要及时分析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掌握所在单位传统、特色、特点,找到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业务发展的契合点、结合点、发力点、融合点,把精神信仰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持续提高党建质量水平的同时,确保发展方向不偏、速度不减,为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