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业务融合创实效”之十四 —— 融合党建力量,引领律师参政议政

来源:律协党建        2025-05-06

律师党建与参政议政工作融合是新时代律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西城律协参政议政委通过积极周密的活动组织,广泛深入地对工作融合进行实践,不仅为律师参政议政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按照“西城律协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能”要求,参政议政委主要职能为:负责统筹西城律师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协调协会相关部门为律师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律师参政议政工作进行调研,并为协会决策机构提供律师参政议政方面的咨询意见和建议。自2023年3月换届以来,新一届参政议政委班子紧紧围绕上述职能,以党建引领,夯实各项工作,拓展创新工作方式,为西城区律师参政议政工作开启了崭新局面。


一、强化政治引领,明确参政议政政治站位


参政议政委高度重视律师的政治引领工作。通过组织律师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律师们在参政议政过程中,能够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政议政委把对党的理论学习要求贯穿始终,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学,而且在参政议政委组织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中,都将党的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安排专门时间,让与会人员共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精神,引导律师们从理论源头上把握方向,从政策导向上找准定位。让律师们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参政议政委牢记总书记教导,积极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及工委委员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如2024年12月,到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伍连德故居参观学习。伍连德是中国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先驱,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1910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先后领导消灭了东北和山西的鼠疫、上海的霍乱,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被誉为“中国抗疫第一人”。 通过参观学习,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在艰苦环境下伍连德博士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伍连德博士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参政议政力量


西城律协参政议政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律师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平台,凝聚各方面参政议政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党建与参政议政工作广泛融合。

一方面,积极组织律师参与政府立法、政策制定、重大决策的论证和咨询活动,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持和智力保障。比如积极参加“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研讨会”,为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完善提供建议。


再比如与民革西城区委共同召开“共话营商环境”座谈会,集思广益,多方面多角度为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引导律师参与企业合规管理,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司法环境水平等建言献策。


另一方面,引导律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委多次组织代表和委员开展知情明政活动,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律师与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比如与陶然亭街道办事处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座谈会,搭建知情明政平台等,助推律师参政议政。


三、以党建促业务,提升专业和参政议政能力


党建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是参政议政委的重要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党建活动,促进律师业务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


比如与西城律协其他工委或者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律师开展业务培训、学术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邀请涉外领域专家学者和资深律师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律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同时,鼓励工委委员们在党建活动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公益诉讼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回应群众需求,参政议政委还与西城区侨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共同开展“同心普法大篷车”活动,为侨胞侨眷开展涉外普法活动,充分参与为侨服务,形成系统合力。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律师的专业能力,也为律师参政议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范例。


四、探索制度创新,保障参政议政长效开展


为确保党建与工委工作融合具有长效机制,参政议政委积极进行制度探索和创新,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新设了以下三项工作制度:


1、首创“非代表委员”加入工委机制,全面调整工委人员构成。


由于参政议政委职责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为“代表委员”开展工作提供支持,本届参政议政委首次尝试吸纳“非代表委员”加入工委成为本工委委员。在本届工委成立之初,从报名本工委的律师中严格筛选积极参加党建、统战和公益活动的律师加入工委,从而提高了工委的整体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创新方式也被市律协新一届参政议政委采纳,越来越多的通过统战渠道参政议政的“非代表委员”,也积极投入到更广阔的法治建设舞台中。同时建立律师参政议政激励机制,对在参政议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非代表委员”律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律师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出“深度走访代表委员”,紧扣工委工作任务,深入了解“代表委员”各项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服务。律师中的“代表委员”群体往往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参政议政委一方面关注他们的意见建议,为更好地服务参政议政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带领工委委员向他们学习,邀请他们传达最新的会议精神。如走访北京市人大代表、西城区人大常委李庆保,走访西城区政协委员王伟等,他们不但介绍了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律师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3、创新多领域融合机制,走出司法系统,回应不同领域法治需求。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充分回应社会各方面的法治需求,才能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个领域。本届参政议政委创新多领域融合机制,走出司法系统,组织“代表委员”和工委委员走访不同领域,回应不同领域法治建设需求。如前往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走访,共同探讨法治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作用,促进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互动,拓宽律师建言献策思路。

律师党建与参政议政工作融合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参政议政委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基础,不断深化实践探索,进一步提升律师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