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业务融合创实效”之一 —— 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 融合发展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来源:律协党建        2025-04-15

 

【前言】:

2023年8月13日,时任西城区委书记的孙硕同志莅临西城区律师行业党委换届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及律师行业党建的特性时,孙硕书记强调指出“党建不等同于党务”这一观点。其阐述生动且深刻,迅速在与会党员同志中引发强烈共鸣,促使大家深入思考。


律师行业党建与一般党政机关的党建也存在显著差异,其核心在于律师行业的职业属性、服务对象和社会责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若简单将行业党建等同于党务,仅停留在“三会一课”、述职评议、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事务性工作层面,不仅难以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还可能脱离行业实际,削弱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律师行业党建必须紧扣行业特点、紧贴律师工作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合业务实践,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优势和基层治理优势,才能实现政治引领与服务大局的有机统一。


一、律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建必须与业务深度融合


1.专业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业活动天然具有政治属性。例如,在代理案件、参与立法、提供法律咨询时,律师的执业行为不仅关乎法律知识本身,更涉及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若脱离业务空谈党建,容易使党建工作沦为“空中楼阁”;反之,通过党建引领业务方向,才能确保律师在法治实践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五点希望”,争做“五个表率”,才能更好地引导律师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追求与“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治要求紧密结合。

2.服务社会的公共属性

律师行业不仅是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无论是参与基层矛盾调解、企业合规顾问,还是开展普法宣传、公益诉讼,律师的业务活动直接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西城区律师行业通过“红律助”党建公益品牌,将党员律师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既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又提升了行业的社会认同。这种“业务即党建”的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政治效果的双赢。


3. 市场化竞争与行业自律的平衡

当前律师行业具有显著市场化特征,但市场逐利性与法治公益性之间存在矛盾乃至冲突。单纯依赖行政监管或行业自律难以平衡利益冲突,而党建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抓手。通过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执业纪律约束相结合,将党建考核与执业评价挂钩,能够有效引导律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避免“重业务轻党建”“重效益轻责任”的倾向。


二、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西城实践路径


1.机制融合:构建“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模式

一是组织建设与业务布局同步。在律所管理中推行“党建入章程”,将党组织嵌入律所决策层,确保党建与业务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例如,德恒所通过“德益心”公益品牌,将涉外法律服务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既拓展了业务领域,又彰显了政治担当。


二是考核评价双向挂钩。将党员律师的业务贡献(如公益服务时长、专业成果)纳入党建考核指标,同时将党建工作成效(如支部影响力、党员模范作用)作为律所评优的重要参考,避免“两张皮”现象。

2.平台融合:打造特色化党建业务载体

一是公益服务品牌化。通过“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将党员律师的专业特长与服务需求精准匹配。例如,西城区律师行业打造的“红律助”“细胖说法”“一锤定音”“鑫心向党”“法律好声音”等品牌,既解决了社区治理、企业合规等现实问题,又为律师提供了展示专业能力的舞台。


二是基层治理协同化。建立“双三委联动”机制(机关党委+行业党委+社区党委,党建委+团工委+公益委),推动律师深度参与“接诉即办”“法治体检”等项目,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提升业务。


3.人才融合: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律师队伍

一是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通过“书记工作室”“党建示范基地”“同心之家”等平台,开展“党建+业务”专题培训,例如组织党员律师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涉外法治建设”,既提升政治站位,又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二是典型示范与梯队建设结合。挖掘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党员,树立“红墙先锋”典型,通过“传帮带”机制带动青年律师成长,形成“党建引领人才、人才反哺党建”的良性循环。



三、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


1.从国家战略中找方向

围绕“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引导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金融等领域主动作为,将业务拓展与党建目标深度融合。例如,德恒所“党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模式,彰显了行业价值,也实现了营业增收。

2.从社会治理中找需求

聚焦基层矛盾化解、民生权益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等形式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理念。例如,疫情期间,西城律师党员组建“抗疫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免费咨询,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扩大了行业影响力。


3.从行业痛点中找突破

针对律师行业存在的过度商业化倾向、青年律师培养不足等问题,通过党建引领行业文化建设。例如,开展“职业道德讲堂”“青年律师导师制”等活动,将党建融入职业伦理教育,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律师行业党建的本质,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式,将党建工作嵌入律师执业的全过程、全领域,才能真正实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有机统一。唯有深度融合,党建才能成为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