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律所党建 | 重温烽火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倡信所党支部走进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来源:律协党建        2025-07-02


2025年7月1日,倡信所党支部全体党员走进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在这片镌刻着 “人民第一堡垒” 印记的红色土地上,重温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这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既是对烽火岁月的回望,更是一堂淬炼初心的生动党史教育课,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传承,让使命担当在感悟中升华。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历史的见证


地道之上,历史的智慧仍在闪光。巧妙隐藏于驴槽、锅台、水井的出入口,配合地面碾盘与树洞射击孔构成的立体防御系统,展现着 “化被动为主动” 的生存哲学;而新增的红廉文化设施更让遗址成为 “活的党性课堂”—— 红色放映厅循环播放的抗战影片、廉政教育展厅的警示箴言、红色图书馆万册典籍的墨香,让红色教育既有历史的厚重,更有时代的温度。

“触摸过地道的砖石,才更懂‘坚守’二字的分量。” 参观中,党员们频频感慨。焦庄户的烽火岁月告诉我们: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时选择挺身而出。这份精神,恰与法律人 “维护正义、守护民生” 的使命一脉相承。



三大参观区域:深刻体验抗战精神


此次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三大参观区域——展馆区、地道体验区和抗战民居区,给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展馆区:展馆通过浮雕、沙盘以及98件实物(包括枪支、地雷、挖地道工具等文物)展示了冀东抗战的历史。展馆分为三部分:“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以及“今日顺义更美好”,全面回顾了抗战历史,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伟大贡献。

2. 地道体验区:开放的830米地道,包含30米原始段,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大家感受到当年抗战时期人民在极端条件下的艰辛与智慧。地道内的翻板陷阱、射击孔以及指挥所的设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3. 抗战民居区:虽然目前由于修缮原因该区域尚未对外开放,但这里原本是当年居民用以躲避敌人侵略的庇护所,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红脉绵延:从立体防御到时代课堂


地道之上,历史的智慧仍在闪光。巧妙隐藏于驴槽、锅台、水井的出入口,配合地面碾盘与树洞射击孔构成的立体防御系统,展现着 “化被动为主动” 的生存哲学;而新增的红廉文化设施更让遗址成为 “活的党性课堂”—— 红色放映厅循环播放的抗战影片、廉政教育展厅的警示箴言、红色图书馆万册典籍的墨香,让红色教育既有历史的厚重,更有时代的温度。

“触摸过地道的砖石,才更懂‘坚守’二字的分量。” 参观中,党员们频频感慨。焦庄户的烽火岁月告诉我们: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时选择挺身而出。这份精神,恰与法律人 “维护正义、守护民生” 的使命一脉相承。


初心淬火:法律人肩上的红色担当


走出遗址,阳光洒满今日顺义的街巷。回望这片土地,从驴槽下的隐蔽口到新时代的法治殿堂,变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 “为人民” 的初心。李淼主任与党员们交流时强调:“焦庄户的‘守’,与我们法律人的‘护’,本质上是同一种担当 —— 守护家国、守护正义。”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红色血脉融入日常工作:在案卷中坚守公平,在服务中践行责任,让 “赓续” 二字不仅是口号,更成为每一次履职中的坚定行动。

烽火虽远,精神永驻。这场红色之旅让倡信律所的党员们更加确信:红色基因从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指引着法律人在新时代的法治征程上,步履铿锵,一往无前。


总结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是烽火岁月的无声见证,更是红色基因的深厚植根之地。此次参观让我们深刻体悟:铭记历史不是沉湎过去,而是以先烈的担当为镜,在和平年代守护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不是空谈口号,而是将“人民至上”的信念融入血脉,以党员的本色在法治征程中践行使命。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倡信律所全体党员将带着焦庄户的精神力量,永葆敬畏之心、担当之勇,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让红色血脉在法治建设中持续奔涌,共同书写更美好的未来。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