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西城律协第二届法治研讨会暨2024信用法治研讨会成果之八——弘扬诚信纳税 助力纳税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来源:协会资讯        2025-06-24

 

一、 诚信纳税:现代税收治理之基石


税务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征税权,其核心在于准确、高效执行税法。此过程既彰显政府征税公信力,亦要求纳税人依法承担法定纳税义务,确保申报、缴纳税款的真实性、准确性。诚信纳税构成征纳互信基础,系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之根本。


二、 数字时代:重构纳税信用体系之必然


数字技术深刻变革经济社会运行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财税治理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关键环节。数字生产力驱动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新型生产关系迫切要求重构财税法律框架与信用体系。


三、 体系建设:实践成效与深化方向


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确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税务部门依法肩负弘扬诚信纳税、构建高质量纳税信用体系之职责。

经十年发展,体系日臻完善:

1. 分级评价制度化:实施A、B、M、C、D五级纳税信用评价,对C、D级纳税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2. 联合惩戒机制化:联合市场监管、法院、海关等53部门签署备忘录,形成监管合力,惩戒措施应用广泛、成效显著。

3. 信用管理信息化:分级部署、统筹归集,实现纳税信用信息全流程信息化处理与全国共享。

4. 制度应用优化深化:坚持“稳中求进、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扩大信用维度,提升信息准确性与真实性。

成效显著:2024年度,全国守信纳税人4127万户,同比增378万户;其中A级纳税人近335万户,同比增45.6万户。通过信用提示提醒机制,协助1300万户纳税人完成信用修复或等级提升。


四、 违法必究:维护税收公平与市场秩序


纳税人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恶意偷逃税款、利用虚假手段(如多套账、虚假停业/注销/申报)隐匿应税行为、虚开发票骗税、转移资产逃避欠税追缴等。此类行为,尤以虚开发票犯罪为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税务部门联合公安、检察、法院、海关、银行、外汇管理等多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护航经济健康发展。


五、 服务战略:赋能企业跨境发展


服务“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战略:

1.  深化国际税收合作:成功举办五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设立六所税务学院,促进国际税收规则协调与征管能力建设。

2.  打造专业服务体系:依托“税路通”品牌,系统梳理51项稳外贸外资税收政策与服务举措,精准推送国别(地区)税收指南与红利账单。2023年服务跨境纳税人超13万户。

3.  强化“关”“税”协同:企业跨境经营须审慎应对海关法规与税收政策核心领域。国际税收规则动态(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直接影响我国企业及政策应对,亟需深化其与税收遵从、国际协调关联性研究。

 

结语


弘扬诚信纳税文化,建设高质量纳税信用体系,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要务。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纳税服务,依法实施联合激励惩戒,协同社会各界,共塑法治、公平、可预期的税收环境。

  

作者:巫老师

整理:古灯晖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