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西城律协召开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开班动员暨岗前培训大会

来源:协会资讯        2025-08-06


2025年7月30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协同推进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当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为北京法院系统内首家实习人员调解工作室——“西城区人民法院实习律师调解工作室”揭牌,标志着此项创新实践正式启动。


为推动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实习律师调解工作室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选派实习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西城区律师协会于2025年8月4日召开 “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开班动员暨岗前培训大会”。西城律协会长孙晓辉、副会长孙焕文、业务指导与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洪江、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天嗣、民商事业务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冬竹及秘书处常玉鑫出席会议,王洋等十余名实习人员参加培训。会议由孙焕文副会长主持。

阐述背景,解读意义


会上,孙焕文副会长首先详细介绍了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项目的背景、目的及前期推进情况。他指出,“西城区人民法院实习律师调解工作室”的设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这一项目不仅有助于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满足群众多元化解纷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为实习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助力其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



学习规定,明确细则


随后,孙焕文副会长带领实习人员认真学习了《律师参与诉前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及《人民调解员承诺书》,明确了实习人员在调解工作中的职责、权利与义务,以及工作纪律和考核评价规范。他强调,实习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


签署承诺,强化责任


为确保实习人员自觉遵守调解工作各项规定、切实履行调解职责,培训过程中,全体实习人员现场签署了《人民调解员承诺书》。承诺书从遵守法律法规、保守当事人秘密、秉持公正公平原则等方面,对实习人员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实习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为调解工作的合规高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代表发言,表态决心


实习人员代表姬鹏、王洋在会上表示,能够参与此次调解工作,既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将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起纠纷案件,用耐心、细心、热心的服务赢得群众信任,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解纷排难的实际能力。



互动探讨,指导答疑


在交流互动环节,为帮助实习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解方法与技巧,李洪江主任、李天嗣主任和刘冬竹副秘书长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调解案例与实践经验,同时鼓励实习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实现“实战练兵”和“纠纷化解”的双向赋能。



总结动员,寄望未来


会议最后,孙晓辉会长作总结讲话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学习者”的姿态深耕实务,锤炼过硬本领:认真参加岗前培训,吃透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二是以“服务者”的初心践行使命,传递法治温度:始终怀揣对群众的同理心,用耐心倾听诉求,用专业解读法律,用真诚化解隔阂;三是以“自律者”的标准严守底线,维护行业形象:服从统筹安排、严守保密纪律、坚守中立底线。他鼓励大家珍惜此次实践机会,通过法院一线的调解实践,快速提升沟通协调、纠纷化解、法律适用的综合能力,以实际行动为西城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开班动员暨岗前培训大会的成功召开,为西城区实习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拉开了序幕。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深入的交流,实习人员对人民调解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接下来,他们将在实习律师调解工作室的平台上,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为西城区的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