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关系到亿万少年儿童的平安、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复兴的源动力”的伟大号召。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委提出的关于校园安全教育的各项政策与要求,始终将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为己任,中华志愿者协会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发起“全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百校行”活动。
至2024年末,“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在中华志愿者协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应急局、北京市社工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已经服务国内1200余所中小学,受众学生超过300万人次。
2025年3月15日,由中华志愿者协会、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2025年度“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西山分校举行。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社会服务和联络处主任杜楠,中华志愿者协会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陈去病、副主任王萍,中华志愿者协会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主任李恒,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西山分校校区负责人侯福龙,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队长李峰、作训部部长陈冬迪,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孙焕文等十余家单位领导及专家出席活动,共同为青少年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多方联动共筑安全防线
启动仪式上,中华志愿者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陈去病致辞并强调,青少年安全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不仅要通过课程传授知识,更要联合法律、教育、应急救援等多方力量,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西山分校侯福龙主任随后介绍了西山分校就青少年安全采取的措施,通过学校、家长,以及警方多方联动,为学生织密安全防护网,同时从消防、急救等方面锻炼青少年自救能力,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继续深入做实。

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李峰队长则分享了校园应急演练的经验,针对校园常见安全隐患,设计火灾逃生、防踩踏等实用技能培训,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孙焕文表示,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全面的基石,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线。近年来,西城区律师协会组织广大红墙律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安全普法活动,在育民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书香润童心”活动;在北京市第七中学开展了法律服务进校园“预防校园欺凌、提升自我保护”讲座;在登莱小学开展“安全法律知识进校园”培训。西城区律师协会期待与各单位携手,将 2025 年的百校行打造成法治教育的示范工程、安全文化的播种行动。

学生志愿者代表也表示,“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百校行”使自己和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很多自救能力,而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爱心的传递让校园、社会更加温暖而安心。

2024年项目成果显著
中华志愿者协会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主任李恒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他指出,至2024年末,“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百校行项目”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志愿者协会、民建北京市委、北京市教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已经服务国内1200余所中小学,受众学生超过300万人次。
平安校园圆桌论坛聚焦痛点
在平安校园圆桌访谈环节,李恒主任主持,侯福龙主任、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作训部陈冬迪部长、青少年人身安全公益推广人乔博围绕“校园安全管理难点”“如何提升学生避险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普法讲堂
活动现场,西城区律师协会公益委委员史波律师与荆州法学会副秘书长、警务实战专家徐忠宁教官相继开展“青少年校园安全教育普法讲堂”。
史波律师通过一个个网络成瘾、网络诈骗案例,为学生及家长们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今青少年面对网络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与维权途径。
徐忠宁教官则结合实用技巧,带领学生进行互动模拟实验。徐忠宁教官强调,我们要让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既能冷静应对,又能依法维权。

未来展望:构建长效安全机制
西城区律师协会始终将青少年安全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关切,未来将以“教育筑基、科技赋能、协同共护”为行动纲领,全力构建长效安全机制。通过深化普法教育体系化建设,创新数字化服务平台,联动学校、家庭、社区及司法机关构建协同保护网络,并聚焦特殊群体开展精准帮扶,我们将筑牢青少年安全成长的法治壁垒。同时,依托专业化人才队伍与公益法律服务网络,持续完善“预防-干预-救助”全链条保障体系,推动城乡普法资源均衡发展,让法律成为每个孩子触手可及的“安全盾牌”。展望未来,西城区律师协会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护航青少年的阳光成长之路,以法治之力托起民族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