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第四届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之年。协会在市、区司法局领导和市律协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五点希望”,争做“五个表率”。协会关注行业发展,加强自律管理和服务,推进规则机制完善,提升工作效能和队伍素质,为北京市西城区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律师智慧。
协会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290家,律师5357人,其中专职律师4970人,兼职律师114人,公职律师152人,公司律师68人,法援律师1人,其他52人。全区律师办理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9.2万件,担任各类法律顾问3713家。
西城区律师行业共有党员 2170 人,其中党员律师1626人,律所党组织98个(包括4个党委、4个党总支、90个党支部),同时设联合党支部20个(覆盖律所105家),设功能型党支部17个(覆盖无党员律所87家)。
一年来,协会共计召开律师代表大会1次、理事会会议4次、会长会议14次。协会内设16个工作委员会和8个业务研究会,共计有超过730名律师通过担任律师代表、理事、监事、工作委员会和业务研究会成员等方式,参与到协会工作中来。
全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政治统领工作,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1. 理论凝心、党建聚力:协会以理论学习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统领,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协会官微开设“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专栏,邀请专家讲授党课,组织全区500余名青年党员律师参加“全国青年党员律师培训班”,全面提升行业政治素养。
2. 组织固基、品牌筑魂:协会强化律所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统战结合,发挥律师行业新联会作用,完成新联会换届,开展党建工作筹划会、联合党支部书记座谈会,组织律所和联合党支部书记培训,与朝阳区律协党建共建。创建“法律好声音”“鑫心向党”“一锤定音”“风雨同舟”等党建公益新品牌。
3. 思想化行、执业为民:擦亮区行业党委“红律助”公益品牌,推树“红墙律师”形象,联合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深入社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服务,累计开展法律宣讲86场,解答咨询3000余人次,调处纠纷42件,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举办模拟法庭6场,情景剧表演4场,参加百姓宣讲3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律师行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4. 主动积极“走出去”:深化与企业、社区、高校合作,走进金融街街道、北京绿色交易所、区检察院等单位,与清华等高校专家合作,举办法治专题论坛,参加央视《法律讲堂》选题策划,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彰显西城律师责任与担当。
5. 深耕公益法律服务: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资助内蒙古、云南学生60人,赴云南河口镇调研授课。组织律师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活动,协助区妇联推荐选派普法讲师,依托“红律助”开展企业法律咨询等公益普法活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和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编制完成《北京市西城区律师行业公益法律服务报告》。
6. 关注特殊群体权益: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军人权益保护专题公益普法系列活动,举办“保护妇女权益从我做起”讲座,参加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进行“法护少年”讲解,参与德胜街道“防止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普法活动,协会妇儿法律研究中心探访残疾人服务机构。
7. 助力立法献言献策:持续关注和参与立法修法活动,针对《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组织研讨,向最高法院递交修改意见。
8. 热心关切社会治理:举办西城律协第二届法治研讨会,探讨社会信用法治建设。
9.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贯彻党建引领律师服务基层群众方案,协助开展新就业群体服务月活动。组织开展“模拟法庭进企业”活动,参与中消协律师团工作,对消费热点和“智慧315建设”提供建议。
三、全面强化会员培训,着力提升专业本领
10. 多方面培训、提升律师能力水平:组织四期“西游记”专业游学活动,开展法律科技、行政争议、新公司法、刑诉法修改等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招标、投标、评标实务培训和个税研讨,加大线上学习平台宣传。
11. 多渠道研讨、提升律所管理水平:举办律所税收制度及政策培训会,开展律所调研,归集行业发展数据。举办行政主管联谊会“行智荟”沙龙,交流律所风控管理,促进管理效能提升。
12. 关注青年律师、锤炼过硬本领:开展“青律计划”第二期四场专题培训。搭建青年律师交流平台,筹办青年律师风采大赛。
13. 聚焦社会变革、关切市场需求:开展“法律科技与法律服务市场”研讨会,组织涉外法律实务培训,参与数据跨境政策解读会,举办离岸争议解决研讨活动。
四、充分发挥协会职能,积极服务广大律师
14. 开展特色活动、丰富会员生活:组织三八节庆祝、幸福课堂、单身青年交友、老友沙龙联谊会、徒步大会、趣味运动会、歌咏会等活动。
15. 连接公职公司、加强律师交流:组织街道公职律师座谈,赴区市监局调研座谈。设立区公职律师联络人机制,建立大型企业联络通道。
16. 畅通会员沟通联系渠道:加强律所间交流,发挥联谊会、微信群等作用。拓宽律师参政议政途径。走访律师“两代表一委员”,开展律师代表委员参加“两会”系列报道,组织到协和医学院交流学习。
17. 助力会员合法权益保障:加强与兄弟律协的互动,与区看守所、公安监管部门开展交流。为6件律师个案维权。
五、增强执业惩戒作用,规范律师执业活动
18. 完善惩戒工作规则:以区律协惩戒委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投诉案件工作规范为指引,全面推进简易程序在投诉案件办理中的适用。修订《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投诉告知书》,完善投诉受理流程和投诉文件明细。加强惩戒委内部培训和案管工作。
19. 规范会员执业行为:敦促会员严格守纪,发送4期“警钟长鸣”提示,针对青年律师进行执业风险培训,与区司法局联合举办青年律师执业纪律培训。推进执业惩戒党纪处分相衔接。
20.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区律协权保委与惩戒委联合召开律师惩戒与维权工作联动研讨会。推动区内大型律所成立所内“执业规范与调处委员会”,落实事务所责任。
21. 加强两级经验交流:接待北京律协惩戒委员会调研,介绍区律协经验,提出问题与建议,探讨纪律处分权下放至区律协试点工作。
六、完善协会规则制度,促进行业规范建设
22. 完善协会官网、重拟规范标准:完成协会网站功能性改版,突出西城律师行业区位特点,强化“红墙律师”品牌宣传。
23. 制定规范文件、加强协会建设:建立协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传播平台管理工作规范,完善协会表彰工作规范,制作女职工权益保护手册。
24. 关注律师需求、打造会员之家:回应律师代表、理事提案或发言,发挥协会传播平台作用,打造“会员之家”。
25. 优化宣传方式、展现西城律师形象: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全年发文316 篇,总阅读量近30万人次,协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持续增长。筹备推进“对话·西城律师”栏目拍摄。
2025年是第四届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工作创新提升的夯实之年。协会将继续践行红墙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在区司法局和区律师行业党委的领导下,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协会将关注行业格局变化与机遇挑战,重视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律师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诚信规范执业,为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防范和化解矛盾风险、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